4月24日,依托我院建设的“重大地质事件与资源环境效应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正式组建成立,并召开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等8名行业专家,以及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等有关负责人出席了实验室组建会议。25日至26日,朱敏院士、沈树忠院士一行赴秀山开展野外考察,重点考察了“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榕溪标准剖面”等地点,期间对地质事件与生物演化关系进行深入讨论,对重庆秀山作为研究奥陶纪晚期生物大灭绝和志留纪早期生物大辐射事件的理想场所表示肯定。
“重大地质事件与资源环境效应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系在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市级重点实验室。此前,实验室围绕“外生成矿理论”“矿山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两大主攻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率先创建了复杂构造区成煤模式与定量预测方法,新增5.35亿吨焦煤资源量,实现成果转让收益2.5亿元;实现了四川盆地东部海相钾盐的成矿预测和找矿突破。近年来,实验室持续优化调整目标定位,探索开展“重大地质事件与深时数字”研究,联合朱敏院士团队在重庆秀山发现了全球首个志留纪脊椎动物特异埋藏化石库,为“从鱼到人”早期演化阶段的多个重大科学问题的解答提供了关键化石实证,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发表于世界权威科学杂志《Nature》,并获评中国地质学会“2022年度地质科技重要进展”。
实验室重组后,作为重庆市首个从事地球科学基础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将进一步深化研究定位,发挥重庆地质事件记录较为完整的区位优势,聚焦地球系统科学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开展深时地球生命与环境演化研究、成矿理论机制及数据可视化研究,在地质基础研究领域形成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创新成果。同时,实验室将为重庆持续培养地学前沿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增强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力,为落实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和市委“1号工程”,推动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增色添彩。
此外,实验室重组吸引了来自人民网、新华网、科技日报、中国自然资源报、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科技报(科技融媒体中心)、华龙网、上游新闻等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关注报道,并受到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科技局官微等平台转载宣传,获得了良好社会效应。(文/邓朝松、刘 轶 图/罗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