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院党委围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等工作优势,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从安民的直接问题抓起——
汛期驻守,科技助力,地灾防治巧打“组合拳”
汛期来临之前,院党委及时明确2021年汛期驻守地质队员工作要点及重点,派驻61名驻守地质队员到14个重点区县,牢牢驻守在地灾防治一线,加强地质灾害调查、排查、监测和预警,为一方百姓撑起保护伞。
“地灾防治驻守工作视频培训会、汛期灾害综合应急演练、地灾知识宣传进校园活动……”各派驻地点分别成立党小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提升防治效果。做到党员示范带头,开展党员“1+1”结对,并与交通、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协调联动,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驻守工作。
与此同时,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技术创新中心”立足水库岸坡、高山峡谷,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建立地质灾害综合遥感技术体系,提升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准确率;持续加强InSAR视线向形变分解模块优化,提升复杂山区疑似隐患解译灵敏度。还自主研发了测地型GNSS产品和智能抽水实验控制系统,积极做好地灾防范的技术攻关工作。
地灾研究所工作人员廖敏言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科研工作人员,要把责任扛在肩上,通过科技攻关积极解决地灾防治中的难题,这也是保障安全、为群众办实事最好的体现。”
从惠民的长远规划入手——
立体帮扶,技术支撑,乡村振兴按下“快捷键”
“党员就不能怕困难,驻村工作很辛苦,但也很充实,很能锻炼人。”龙士清是我院选派到涌洞乡河坝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他表示,自己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同时,也增长了才干,收获了成长。到村不久,他就走访河坝村群众107户,其中建卡贫困户14户,五保户9人,帮助村民解决房屋漏水等具体问题,基本掌握了河坝村村情村貌,提出升级改造现有水利灌溉,大力发展贡米产业,打造梯田生态观光产业等工作思路。
作为市商务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的成员,院党委在落实各项具体帮扶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还派出6名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涌洞乡开展现场调研和情况摸排,帮助河坝村做好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贡米产业,帮助涌洞乡摸清生态价值家底、开展科技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自来水厂选址等,从多角度立体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涌洞乡梁河村发现了大量古鱼化石和志留系无脊椎动物化石,这为乡村振兴工作又提供了新路径。我院以此为契机,加强化石发掘,做好采样、鉴定、设计、包装等,将无脊椎动物化石群研制为收藏工艺品,积极围绕古生物化石打造文化产业链、开发古生物化石文化衍生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此外,院领导带领九所党支部联合开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支部、渝中区民盟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支部开展了支部共建活动,围绕如何做好“城市空间规划、农村自建房、公路工程、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优势,进一步融合应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罗喜林)